从寒夜骑手到城市合伙人——裹小递97年小伙的创业故事
时间:2025-07-02 06:05:08 出处:房产阅读(143)
凌晨的秦皇岛街头,28岁的孟总骑着电动车穿梭在楼宇街巷间。后座的保温箱里,数十份餐食正送往不同目的地。这是他创业的第五年,也是与裹小递并肩作战的第五年。从单枪匹马到带领15人团队,日均处置2000多单,这个97年年轻人的小城创业故事里,藏着即时配送产业的破局之道。
抓住配送系统红利:从小城跑出来的生意经
2020年签约裹小递城市合伙人时,孟总刚满23岁。同龄人还在纠结职场挑选时,他嗅到了即时配送产业的商机,迅速抓住裹小递系统红利,琢磨出自身的"生意经":
在创业初期,他无数次接下同行不愿意接的单。寒冬凌晨,送单300多个,靠着裹小递同城配送系统,攥下第一桶金。
用脚丈量出的治理法。他骑着电动车跑遍全城区县每条小路,亲自跑通配送全流程,也曾持久3个月替骑手夜班。正是这段前线经验,让他开创出分模块治理体系——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把控,就像精密齿轮,带动整个团队高效运转。
那些寒冬凌晨送出的300+单,那些替班骑手熬过的通宵,那些众人一同奋斗的日子,最终沉淀为团队的核心角逐力。
坚守长期主义:配送是持久设立信任的流程
孟总信任,在现今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,长期主义更能获取胜利。而全体生意,都是人的生意。具体到配送产业,就是顾客和骑手。
比如,1个差评或许流失10个潜在顾客。当同行还在为差评数量焦虑时,孟总团队设立了5分钟客诉响应机制。这种迅速迭代的业务实力,让老顾客留存率保持可控。老顾客资产不流失,订单稳定,生意也就越做越轻松。
比如,孟总在荣誉墙上张贴优秀骑手照片,为资深骑手定制"晋升路线图",定期机构团建行动,培养骑手归属感。用他的话说:"骑手不是工具人,是并肩冲锋的兄弟。"
孟总深深领悟到,配送不是一锤子买卖,而是持久设立信任的流程。当风口过去,当那些追逐短期利益的人群散去,留下的将是那些坚守长期主义的人们。
破局者思维:当配送变成商业连接器
孟总觉得,"配送不是终点,是连接器。"
配送业务稳定后,孟总带着团队跑通了从配送到供应链的闭环,开启多元化运作。配送的协作商家,转化为代运作顾客;体现优秀的骑手被培养成区域负责人;闪电仓工程也顺势落地,吻合社区居民一站式购齐食杂日用等生存必需品的需求。
"配送互联网就是城市的毛细血管,就是现成的资产池",在裹小递系统,每个订单都是打开新机会的钥匙。目前,代运作业务已贡献团队30%的营收,骑手晋升治理岗的比例达20%。
办公室墙上挂着五年前的第一张配送路线图,磨损的边角记录着这个年轻创业者的轨迹。当晨光洒进会议室,孟总和团队正在测算新仓的覆盖范围。秦皇岛的物流地图上,又一个节点即将亮起。
在孟总看来,配送从来不是冰冷的物流环节,而是用业务温度连接万家灯火的生意。
裹小递协作启示录
扎根产业:合伙人要深刻业务前线,决策更精准。
动态业务:每办理一个客诉,都是升级业务的机会。
生态思维:以配送为支点,撬动周边商业资产。
裹小递同城配送区县合伙人计划招募,火热开启中。